|
|
近日,材料学领域权威期刊Nano Letters(影响因子 12.279)发表了bob电子体育竞技官方张灿教授团队有关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递送和药效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Recognition, Intervention, and Monitoring of Neutrophil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课题组博士生唐春明同学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张灿教授和鞠曹云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可以浸润大脑的缺血区域,并释放活性氧簇,这也被视为是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浸润或许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受到血小板和炎性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的启发,研究人员构建了拟血小板纳米粒,并且共载有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白皮杉醇和T2造影剂超顺磁氧化铁(SPIO)。通过血小板膜包衣使得纳米粒可以被中性粒细胞所识别,纳米粒所递送的白皮杉醇可以使得粘附的中性粒细胞脱离,从而减少浸润并使得梗死面积降低。内化的SPIO可以用于核磁共振成像以实时监测中性粒细胞,从而用于判断治疗效果,实现药物递送和疗效评价一体化。
此项研究工作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巧妙地利用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识别的机制构建纳米粒,并实现了核磁共振成像实时监测中性粒细胞,为治疗中性粒细胞相关的疾病开拓了新视野。
兄弟院系
|
部门主页
|
相关院校
|